10月2日,漫步于市区双井路,绿荫如盖的梧桐,寻味街边的锅盖面,令安徽游客柳俊一食指大动。“体验镇江的美食文化,看高大茂密的梧桐,感受镇江城市的真正风貌”,走过镇江的老城区,让柳俊一对镇江这座城市有着更多与众不同的理解。
这几年,镇江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,不断挖掘本地文化底蕴,进行市县联动,文化旅游资源在整合的过程不断创新实践,凝聚合力。特别是今年的金山文化旅游节期间,全域旅游发力,一个多彩的镇江正呈现于世人眼中。
今年的金山文化旅游节,我市首次采取了市与辖市区联动方式,形成了全域旅游的整体氛围。丹阳市举办了季子旅游节,以汉服表演、逛老街、非遗展等活动,彰显现代文明,弘扬地域文化特色。
句容市特色非遗文化展演进景区系列之宝华山篇,根据句容“一镇一民俗”活动特色,开展12个镇(街道、园区)特色民俗展演活动。
扬中市2020年“行进河豚岛”户外运动嘉年华·骑行篇,积极倡导时尚、健康、环保、向上的生活理念。
丹徒区“畅游宜夜”夜游丹徒活动,以“潮玩创意市集”“亲子舞台剧”“越夜越疯狂,疯狂一夜”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欢聚夜丹徒。
京口区“魅力京口,京彩有我”首届抖音短视频大赛,以抖音视频形式,记录镇江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现状。
润州区则围绕“家在润州”主题,举办多场综合性文化演出。
令人关注的是在这一系列文旅活动中,景点、活动不再碎片化,而是串珠成线、连点成片。如丹徒夜游活动中就包括了宝龙广场、镇江醋文化博物馆、长山薰衣草庄园、开心休博园等多个景点。西津渡码头启用,西津渡与三山景区通过水上交通形成了景区间的有机衔接,形成了新游线。
而城市的部分公共绿地、敞开式的公园也成为了游客重要的观光休憩地,赛珍珠文化公园广场、白娘子爱情文化园,国庆长假期间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游玩。多点开花,处处皆景,镇江正成为一个大IP,发挥着市场的远程号召力。
正是借力于全域旅游的发展,镇江游不再是传统的“三山”游,而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项。
今年“双节”期间,我市的乡村旅游正逐渐由一日游向二日游、三日游纵深推进,句容福地养生线路等5条国家和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为游客打卡地。
丹阳市皇塘镇乡村旅游集聚区为游客带来“全要素”的旅游体验,火龙果节、帐篷旅游文化节、农副产品展销会等活动,让乡村旅游消费红利充分释放。
句容市陈庄村依托毗邻茅山景区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,开展“赏乡村景、吃农家饭、怀红色情”活动,让客流量充分“变现”。
扬中市利民村举办了百叟宴、拔河赛、看晚会等活动。
配合乡村旅线的拓展,各辖市区结合国庆中秋主题,还相继开展“文艺播种”志愿辅导成果展览展演活动,600余个村(社区)的文艺团队自导自演的作品轮流上台展示,为公众提供更多文化盛宴。
如今,全域旅游丰富的旅游元素正让更多游客体验到不一样的镇江。(镇江日报 记者 司马珂 通讯员 熊敏)